详细介绍
舟山晚稻杨梅品种介绍
舟山晚稻杨梅属乌梅类品种,果面紫黑色。平均果粒重10克以上,果实近圆形,肉柱圆钝,果大核小,可食率94%左右。肉质柔软,汁液丰富,富有特殊的香味。
舟山晚稻杨梅可溶性固形物10%左右,品质上等,总糖8%以上,口感品质极佳,甜酸可口,肉核易离,品质优异,青素含量极高。民间常用烧酒浸制杨梅,有消暑止泻等功效,据南京大学的2006年研究成果,晚稻杨梅浸泡烧酒,其有效功能成份含量比其它品种高出3倍。
杨梅小苗移植要点
1、杨梅耐阴喜湿,一般年均气温15至21℃,气温零下8℃以上,年降雨量不少于1000毫米的地区,均可进行栽培。
2、种植密度:每亩33-45株
3、种植要点:宜深不宜浅
4、根据实际经验,一年苗移植不建议施底肥,如要施底肥必须完腐熟有机肥,定植时避免根系与肥料接触。
5、种植前去掉嫁口薄膜,必须摘叶整枝,这样能降低叶页水份消耗,提高移植成活率。
6、移植前可用多菌灵加生根粉混合液浸泡根部半小时,定植后浇透定根水。
杨梅场实景图片
杨梅种植管理简要
1.种植土壤条件
杨梅种植土壤条件需要根据地区以及品种来选择,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是有所差别的,杨梅最适宜种植的土壤为砂质土,其次是砂粘土,不适宜种植在黏土当中。
2.种植地理条件
杨梅种植地理要求是有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,社会治安条件良好,无污染及严重的空气污染。
3.杨梅苗种植栽植前去掉嫁接时用的尼龙薄膜(用刀片轻轻地划一下塑料纸)同时将苗木叶片剪掉2/3,并短截主干至20-30cm左右(嫁接口以上)苗木处理后马上栽种 ,栽植杨梅时把苗木置于穴内紧靠上壁,须展根系,用细土填入根间,边填边揿实,栽植时宜深不宜浅,根系盖土层层压实到嫁接部为止,并浇足定根水。然后用松土填满高于嫁接部10-20cm处,不要压实以便通气与漏水,用柴杂草覆盖在表面以保湿度和地表温度。
一、选地与整地:杨梅园要设在海拔低于800米,坡度小于45度,腐殖质层厚的酸性黄壤、红黄壤(PH值4.5-5.5),便于集约经营,交通运输方便的山地、丘陵地。气候条件宜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。在光辐射较大、热量充分、冬春季积温较高、夏秋降水分布适度偏少的小气候条件下,优质、丰产性更显著。
整地应因地制宜,在11月至翌年3月定植前完成。
1、坡度较小,坡面平缓的林地,开设环山梯埂或梯田挖穴。方法是由山坡自上而下或环山带状用绳尺拉行定距(株行距4米×4米、5米×5米、6米×6米均可)。每行间距4-6米挖一土凼为标记,由下而上挖穴(1米×1米×0.8米),表土回穴,心土放穴外,然后将穴间开成水平梯埂,更留好步道。
2、坡度较大,地形复杂的林地,也挖1米见方的鱼鳞穴或三角形穴(株行距4米×4米,5米×4米,6米×5米均可),在以后的抚育中逐步改为窄带形梯埂。
3、土壤板结,瘠薄的山地,撩壕(宽、深0.8米-1米,呈环山带状开设),由上而下拉线定距(株行距4米×4米、5米×4米、6米×5米),由上而下施工,地表肥土回壕,黄土堆于壕外筑埂。
二、定植:定植是关系到杨梅林地质量及生产效益的营林基础工程。定植时间以11-12月为,此时定植单株成活率高,可在当年的冬末即发出大量新根,翌春可开始正常生长。品种选择应视不同地域,早、中、晚熟品种合理搭配。选择健壮、根系丰富、无病虫害的优质杨梅嫁接苗,在挖好的穴、壕内填入适量肥土,适度浅栽,然后在植干四周培一小土堆并及时覆土,以免露根。
三、肥水管理:林地可间种1年生菜、药或绿肥,提高土壤肥效。此外1年追肥2次:第1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,逐株根施农家肥或过磷酸钙1-2公斤;第2次是在采果后,按多结果多施肥的原则,逐株在树冠滴水线下开10-20厘米的沟,施0.5-1公斤的氮肥,0.3-0.5公斤的磷、钾肥和1-2担土杂肥覆土。此外,做好土壤改良,排除渍水等工作,确保杨梅的优质、高产。
四、整形修剪:杨梅树形以自然圆头形为主。幼树的修剪主要是定干造型,培养早实丰产的树体;成年树的修剪主要是培养丰产的群体结构,调节生长与结实的关系,促进持续、优质、高产。整形修剪分为夏剪(开张角度、摘心、扭梢、抹芽、拉枝、拿枝、刻剥等)、冬剪(疏删、回缩、短截)。
五、病虫害防治:杨梅的抗逆性强,病虫害极少发生。不过,因生态环境变迁和大范围的种苗交流,因地制宜搞好病虫害观察和综合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。